最近學校隨身碟病毒氾濫成災,一整個不爽,你知道的,隨身碟有寫入限制(這是只寫入太多次會壞掉),把大好時光浪費給病毒真是OOXX
既然有病毒,教你怎樣砍(XP版本)
$開頭表示命令
開始->所有程式->附屬應用程式->命令與提示字元(基於Dos的系統就改用Dos)
$dir 隨身裝置代號:\ /A:H
這句話是說,查看特定位置的隱藏檔案。A表示attribute,H表示hide,dir表示directory
這樣你就可以看到病毒偷塞了啥東西(有時可能會在RECLYCLER)
接著,我建議用掃毒軟體,掃不掉再說吧
警告:以下操作可能會讓你的資料毀損
我建議各位最好在無硬碟電腦上執行這些操作,因為有些病毒可能會躲在登錄檔之類的地方
Ctrl+Alt+Del(開啟工作管理員)->處理程序->explorer->結束處理程序
主要是因為你隨身裝置插進去時,病毒就會被觸發而執行,而大部分的病毒喜歡藏在explorer中
接著,你會發現開始那列、已開啟的資料夾等東西都消失了,這是正常現象
$cd /D 隨身裝置代號:\
將目前位置移動到隨身碟中。切換磁碟代號時需要加入/D,cd表示change directory
$attrib -R -S -H 病毒完整名稱
去除病毒的R(read-only)、S(system)、H(hide)屬性,不過這指令不能一次弄掉全部病毒的屬性,所以中越多就越煩(或許有,只是我不太曉得)
$del autorun.inf 完整病毒名稱1 完整病毒名稱2 ....
砍掉檔案,autorun.inf因為是觸發病毒的檔案,自然也要砍
接著我們要確定其他裝置也沒有病毒
$dir 裝置代號:\ /A:H
這樣就表示,各位的隨身裝置都乾淨了吧?但是有可能...會倒大霉,如果你裡面的資料夾不多,可以考慮一層一層的檢查
不然檢查autorun.inf,看看哪個檔案會被執行
雖然autorun.inf是個危險的訊號,不過也可以拿來搞怪
在裡面寫入
[AutoRun]
icon=logo.ico
你就可以弄一些特色圖片裝飾你的隨身裝置(炸),個人是認為這個挺好玩的
當然,其他效果可以上網查一下"autorun.inf語法"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2.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